中日经济30年之对比:从不足十分之一到4.25倍。1、1993年:差距最大,中国不足日本的十分之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经济如同气球般膨胀,1993年日本经济首次超过4万亿,达到4.5万亿,日本大有赶超美国之势,这是日本的高光时刻!而此时的中国经历了波折,经济总量仅仅4400万美元,这还不足日本的十分之一。
2、1998年:中国经济破万亿,日本原地打转。1998年是亚洲经济最黑暗的时刻之一: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当然中国也不例外。不过,中国显然抵制住了金融危机的侵袭。这一年,中国经济首次破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值得国人骄傲的时刻。而1998年的日本日本经济相比五年前,好似走了一个圈,比之五年前略有下降!从此日本GDP与4万多亿结下了不解之缘!
1、日本和中国的改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一、相同点1.背景相同。两者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地区。经过1840、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浦贺港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面临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
2.目的相同。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日本明治维新以巩固天皇政权,殖产兴业,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3.内容相同。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二、不同点l.领导力量不同。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
2、近代中日两国发展走向有什么不同?一般来说,中国在19世纪发生的早期现代化过程,学术界称作洋务运动,或者称洋务新政、洋务自强。日本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则称作明治维新。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明治维新,都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据学者统计,大体上在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洋务派总共兴办了大约60个近代企业,总投资约5300万两银子。其中,军事工业21个,投资3700多万两。
如果再加上在洋务派影响下和特别批准下,以官督商办名义兴办的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化企业,也不过共有120余个,合计投资约5800万两,平均每年4个,每个投资不及200万两。应该说这样的数字实际上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所以有一些人反对使用洋务运动这个提法,道理就在这里,因为它没有发展成为一个运动,不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号令在全国兴办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