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LPR利率吗?国家为什么要推行LPR利率?在此之前,我国居民贷款利率锚定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会根据市场情况和国家政策随时调整基准利率,这个利率是央行定的,所以是政策利率。与此同时,央行也会向商业银行投放贷款,有一种俗称麻辣粉的方式,MLF--中期借贷便利,商业银行将一些抵押物质押给央行,换取一定期限、数额的贷款,同时向央行支付利息。
不过MLF并不是强制性贷款,商业银行可以选择从央行贷款,也可以选择不从央行,而是从其他商业银行贷款。所以MLF利率并不能偏离市场太多,这是一种市场化的利率。这样就存在政策和市场两种不同的利率水平。如果市场利率较低,商业银行就能以较低的成本拿到资金。但是假如政策利率较高,这部分资金就会滞留在商业银行,没有办法进入实体经济或者贷款给个人。
1、中国利率市场化2019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年。当年8月17日,央行公告称,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LPR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的方式形成。其目的在于发挥好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
12月20日,第五次LPR报价出炉:1年期品种报4.15%,相比改革前的旧LPR下降16BP;5年期以上品种报4.80%,相比8月份的报价下降5BP。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家银行了解到,在LPR报价下行后,商业银行新增对公贷款利率也有所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趋降。受调控因素影响,个人按揭贷款整体利率仍持平于改革前。
2、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是什么?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债券市场利率以及部分存贷款利率也随后相继放开。2、1999年10月,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进行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至此,货币市场和债券利率已经基本放开,贴现率也在逐渐放开中。3、2000年9月21日,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放开大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2003年11月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放开。
4、2003年以后,不断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存款利率的改革也在进行中。5、2004年10月29日,不再设置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至此,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基本过渡到“上限放开、下限管理”的阶段;人民币存款利率则实现了“放开下限、管住上限”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