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资本运营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资本运营的各种模式。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是资本运营概述,主要介绍资本及资本运营的基本内涵,以及资本运营的环境、风险与防范第二章至第八章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各种模式,包括企业上市、债券融资、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并购、资本重组、资本收缩、债务重组与清算等第九章主要介绍跨国资本运营的股权经营、合资经营、跨国并购、跨国融资与外汇管理等内容。

武夷山前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统治走向衰落,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此时世界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欧美许多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迅速。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2000年。

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种地主土地并缴纳高额的地租;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曾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什么阶段特征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特征:列强相互勾结,以武力为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由独立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列强已逐渐控制中国商品市场,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早期资本输出开始,为后来的资本输出提供了基础;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城乡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外商在华投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中国社会半封建经济开始形成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特征:经济上资本输出;从瓜分狂潮到“以华制华”;列强间相互争夺与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