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出现资本外逃意味着什么?资本外逃通常是指一国的资本流向其他国家的现象。资本外逃可能有多种原因,例如政策不稳定、法规变化、经济危机、投资机会不足等等,然而,资本外逃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通常都是不利的,首先,资本外逃会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外汇储备下降等问题,资本外逃还会流失国内的资产和技术,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国内企业和产业丧失竞争力。

其次,资本外逃会对一个国家的税收收入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有大量资本外逃,会导致国家税收收入下降,影响到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和稳定。同时,资本外逃还可能导致政府难以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动态调整,并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和劳动力外流问题。因此,很多国家认为限制资本外逃是保护国内经济稳定和民众利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然,限制资本外逃应该在理智和适度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过度限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投资和经济活动,否则会产生其他的不利影响。

我国资本外逃的类型:一种是属于正常的资本流出,但有些不正常的原因,或者说在资本流出中有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私人资本,由于我们在法律和实践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力度不够,私人企业赚了钱就存到国外,它们的量也相当大。再一种是属于非法所得,包括一些官员、经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通过贪污受贿、寻租以及从国内外公司等得到的非法收入或黑色收入,这笔钱被转移至国外,每年亦不少。

比如出口报低价,但实际所得要高,这高出来的部分就尽量不结汇,把资产留在境外。这种情况近年来比较明显,因为汇率问题包含投机心理在内,人们预期人民币会贬值,一些公司就更多地持有外汇,把钱截留在国外,不结进来。这部分逃出去的资本每年达到一、二百亿美元的规模。尽管如此,就目前外逃的国内资本来看,学术界的共识是,主要有三类:一类是通过贪污、受贿、寻租以及出售国企等手段侵吞的国有资产;另一类是从事走私、贩私、诈骗、偷漏税等获得的巨额财富;第三类是通过合法经营积累的私人资本。

资本外逃不会记在经常账目和资本与金融账目里。资本外逃表示资金流出,所以记在借方。举个例子,一个公司做了一笔10w的国际贸易,他可能只收回8w,另外2w存进了国外银行,所以,这2w就不会出现在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而我国最后的国际平衡表要平衡,只能记在人为设置的净误差与遗漏里。
3、什么是资本外逃?资本外逃主要在政治形势动荡、经济形势恶化、国际收支失衡以及货币贬值等情况下发生,而一国宣布实施外汇管制、对资金外流进行限制或增加资金外流的税负,也有可能引起大量的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又称资本逃避,或资本转移,是指一种由于经济危机、政治动荡、战争等因素,导致本国资本迅速流到国外,从而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的现象,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稳定状况,反映一国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