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能否在2016年5月底出台?随着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配套文件的发布,去产能正式进入“快车道”。政府为应对煤价上涨而提出的稳定供给,不是增加煤炭产能,而是释放产能,适当增加煤炭产量,去产能和稳定供给并不矛盾,煤炭产量与产能的关系煤炭产能是指生产能力,产量是指实际生产数量。
解决产能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指出,今年是中国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去产能”是中国传统重工业领域最热的词汇。中国煤炭行业作为污染大、能耗高、发展历史长的企业,处于去产能的核心地位。国务院已下发意见,要求自2016年起三年内原则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
中国煤炭行业面临各种压力,进退两难,煤炭去产能需要结合中国产业环境谨慎实施。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中国煤炭发展到这样的规模,主要得益于中国煤多油气少的资源特点。在旧的能源结构中,发展煤炭工业是中国的唯一选择,如果在煤炭去产能过程中处理不当,中国的能源独立和整体工业发展可能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如何在去产能的政策下顺利转型中国的煤炭行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相关行业,需要多方规划,多重考量。
去产能简单的理解就是从产业结构规模的角度来调整产业结构,比如淘汰落后产能。原因是我国企业同质化严重,企业数量庞大造成恶性竞争,比如低价竞争。当市场需求无法满足产能扩张时,庞大的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会导致库存积压,高库存会挤占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能力,因此需要去库存。去杠杆企业用的是财务杠杆。例如,为了扩张,他们从银行借钱来扩大生产。这就是财务杠杆的本质。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遇到的经营问题导致未来现金流入出现问题。这时候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就会严重透支。财政水平上升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煤炭的主要用户是火力发电,目前仍是我国的主要电源。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限产政策的实施,火电厂目前处于限产重点,煤炭行业将受阻。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煤炭深加工,即隔绝空气炼焦。产品主要包括焦炭、焦油和其他相关副产品。煤炭行业的转型,投资巨大,而且不是所有的煤都能炼焦,新技术发展滞后,这是煤炭行业的痛点。
赵指出,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我们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律法规,强制落后产能和不合格煤矿彻底退出。同时,适当提高了南方煤矿产能退出标准,按照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一批的办法分类处置。第二,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
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21日表示,到今年年底,中国煤矿数量将从2015年的1.08万座进一步减少到7000座左右。中国煤炭去产能任务预计2018年基本完成,也可能提前完成。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在近几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用3至5年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压减重组5亿吨左右。
截至目前,中国2017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均已超额完成。连指出,从总量上看去产能进展顺利,但煤炭行业仍有不少相对落后产能,结构性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未来煤炭产能增加,先进产能有序增加,落后产能有序去化。“全面提升煤炭供应体系质量,需要我们主动从总量去产能的问题转向结构优产能的问题,从退出转向共进共退。
随着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配套文件的发布,去产能正式进入“快车道”。2016年初,国务院明确提出去产能目标:从2016年起,用3到5年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压减重组5亿吨左右。此后,中央政府表示将安排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煤炭、钢铁行业职工安置。煤炭行业内部人士坦言:“去产能政策涉及的大型煤企比较多,涉及的员工数量多,所以大部分煤企都比较谨慎。
配套文件的出台,意味着目标和执行之间有了相对明确的联系,从而改善企业在制定具体方案时的拖延和混乱。4月份,煤炭“去产能”政策迎来密集爆发。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做好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多渠道安置职工,强化社会保障,落实资金保障。
国家发改委释疑煤炭新政:限产后为何部分释放供应?“煤炭先进产能释放”近日,针对市场煤价上涨过快,地方供应偏紧的情况,国家发改委采取适度微调政策,稳定煤炭价格和供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煤价上涨,当地供应紧张呢?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就此话题,中国经济导报采访了国家发改委运行局相关负责人。一个问题:为什么目前煤价上涨,当地供应紧张?
1-8月,全国退出煤炭产能1.52亿吨,压减生产控制能力约6亿吨,治理非法煤矿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劣质煤生产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0.2%,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改善。这既是去产能的初衷,也是去产能的必然结果。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7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空调用电量明显增加,水电出力明显减少,火电产量明显增加。
煤炭产能是指生产能力,产量是指实际生产数量。比如最近煤价上涨是由煤炭产量和需求两个因素决定的,和煤炭产能关系不大。政府为应对煤价上涨而提出的稳定供给,不是增加煤炭产能,而是释放产能,适当增加煤炭产量。去产能和稳定供给并不矛盾。
优质煤太少,进口煤质量和价格优势明显,导致进口量增加,这是国内煤炭产能过剩的原因。从长远来看,美国也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它只是不去衡量和购买其他国家的资源和石油。为什么?原因是可持续发展。近期我国煤炭市场供应宽松,逃序和进口煤大幅增加,价格暴跌,煤矿建设投资下降,煤炭企业亏损严重。煤炭行业进退两难。主要原因有:一是煤炭库存居高不下,产能过剩,降价纷纷,价格竞争激烈。
二是进口煤炭数量持续增长。截至本季度,中国进口了1.1亿吨煤炭,同比增长25.6%。直接造成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个别企业出现以贷代发、拖欠工资甚至拖欠贷款的现象。第三,钢铁、电力行业也不景气,销售渠道打不开自然会阻碍煤炭行业的发展。近期钢价低迷,作为炼钢主要原料的焦炭也受到牵连,影响了国内焦煤市场,用电量下降将直接影响动力煤的下滑。因此,中国煤炭市场的销售不得不受阻。
近日在河北唐山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市已确定2017年去产能目标任务,全年将压减钢铁861万吨、铁933万吨、煤110万吨。唐山是中国的钢铁大市,钢产量约占河北省总产量的一半,占全国的七分之一以上。2013年之前,唐山钢铁产能为1.5亿吨,实际产量保持在1亿吨左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钢铁产能过剩不仅阻碍了唐山经济转型发展,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2016年,唐山市压减15座高炉,压减炼铁产能780万吨;压减转炉12座,炼钢产能829万吨,比省下达任务多16万吨,多106万吨。关停煤矿2座,煤炭产能250万吨,提前一个多月超额完成今年化解任务,截至2016年底,唐山四年累计完成炼铁产能压减1867万吨,炼钢产能压减318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