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解禁股期满后,同股成本不同的暴利大套现减持跑路,从今天上市的公司看,首发与解禁股的比例看,首发是小圈钱,解禁期满后,几倍于首发的解禁股暴利套现,才是击垮股市的元凶,关键是解禁股元不值,却按市价暴利减持,这也是大股东几辈子经营企多实现不了的暴利。想想谁还有心经营公司呢?所以这个问题不解决,你想想股市能好吗。

解禁的股票分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发的股份。这些股票都在以前购买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解禁只是一个时间窗口,意义就是解禁当日开始,解禁的股票就就可以交易了。大小非解禁的成本基本都是1元,限售股解禁的成本就是其增发价格。非是指非流通股,由于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持股低于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于5%的叫大非。

这等于大幅增加股票市场的股票供给量,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若大小非解禁后采取减持,将促使股价下行。扩展资料股票解禁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大小非;一是限售股。大小非主要是因为在2005年9月4日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办法》的规定,进行改革之后,公司的中的远非流通股份从改革方案实施之后的十二月后可以进行交易和转让;持有超过5%之上的股票在满足前项之后,在十二个月内在证券交易所卖出的股份不能超过5%,二十四个月内不能超过10%。

股票涨跌不由解禁决定,并且股票解禁不代表大股东马上减持,股票涨跌由供求关系、资金量、业绩、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股票解禁意味着大量的非流通股可以进行流通,减持需要提前发出公告,非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的,一般要求两年以上才能减持,非流通股占总股本低于5%的,一般要求在一年以后才能减持。股票解禁的定义是限售股过了限售承诺期,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
企业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前已签订协议转让给受让方,但未变更股权登记、仍由企业持有的,企业实际减持该限售股取得的收入。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