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如何理解这一资本市场改革的九字方针?一、建制度,建什么制度?资本市场制度,无非是证券的发行、交易、退出三个环节。国内历来的制度建设,重发行而轻交易和退出,注册制改革是证券发行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应该逐步全面推行,同时必须在交易和退出制度上跟进,交易制度,涨跌停限制、T0都是交易领域的制度障碍,应该以破除限制为方向持续改革。
二、不干预,是针对什么?交易是投资者自己的事儿。监管者要避免父爱主义,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就要承担亏损的风险,监管者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保障投资者稳赚不赔,要让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实践中的特停、喊话,都是在教投资者买卖,存在过度干预嫌疑。三、零容忍,是针对什么?对于触碰红线的违法行为,如欺诈发行、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依法严惩。
1、什么是有进入与退出的市场?有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供给现在考虑如果企业能够进入或退出市场,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动。我们假设每个人都得到了生产一种物品的同样技术,并进入了购买生产投入的同一个市场。因此,所有企业和所有潜在企业都有同样的成本曲线。进入与退出这种类型市场的决策取决于现有企业所有者和可以开办新企业的企业家所面临的激励。如果已经在市场上的企业赢利,那么,新企业就有进入市场的激励。
相反,如果市场上的企业有亏损,那么,一些已有企业将退出市场。他们的退出将减少企业的数量,减少物品的供给量,并使价格上升,利润增加。在这种进入和退出过程的最后,仍然留在市场中的企业必定得到零经济利润。回想一下我们可以把企业的利润写为:利润=(P-ATC)×Q这个公式表明,如果,而且只有如果物品的价格等于生产那种物品的平均总成本,一个正在经营的企业有零利润。
2、什么是退出机制?退出机制的推行也就是把那些不称职或者不称职的老师,通过调整或者解除他们的职务,来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目前该制度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转岗、待岗、离岗退养等。这一类的“离任”,指的是那些因为主观和客观因素而无法继续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的老师,通过重新安排他们的工作岗位。例如,把那些年纪大、精力不足的老师调任到其他岗位;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教学能力不强的教师,要进行待岗训练,通过考核,再重新上岗;对因大病需静养的老教师,实行“离岗”、“退养”等措施。
这一类的撤职,属于比较严肃的一类,就是把那些不称职的老师从教职员工中剔除出去,然后撤职。例如,有可能被开除的,有可能是一些严重违背师德的老师,有可能是“吃空饷”的老师,也有可能是“私招乱聘”的老师,实行“教师退出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小学生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并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这份建议一出,就引起了网上的热议,并且引起了教师们的恐慌。